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13篇
  4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纯疱疹病毒1型(herpes simplex virus 1, HSV-1)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病原体,感染角膜可引起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x keratitis, HSK)。HSV-1可潜伏于三叉神经胞体,易形成复发感染。多次反复恶化可造成角膜免疫-炎症反应损伤,促进新生血管形成,进一步导致角膜浑浊、视力障碍甚至失明,是导致角膜盲的首要病因之一。目前,临床使用的抗病毒药物不能根除HSV-1,本文将汇总有关HSK的最新治疗进展,主要从抑制HSV-1入侵、增殖以及减少新血管生成两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眼针与醒脑开窍针刺联合西药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48例住院及门诊患者就诊顺序号抽签方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醒脑开窍,主穴内关、人中、三阴交;辅穴:极泉、委中、尺泽;配穴吞咽障碍加风池、翳风、完骨;手指握固不利加合谷;语言不利加上廉泉,金津、玉液放血;足内翻加丘墟透照海。治疗组24例眼针,眼针主穴肝区、肾区、上焦区、下焦区;意识障碍,语言障碍加心区;在相应眼穴区距眶内缘2mm处,平刺,由该区始点向该区终点方向,刺入0.5cm,留针20min,起针时按压针孔;体针常规针刺,1次/d,治疗5d,休息2d;醒脑开窍针刺对照组。连续治疗14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5例,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7.50%。对照组临床痊愈2例,显效7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70.8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治疗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眼针与醒脑开窍针刺联合西药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调节性T 细胞为T 细胞的一类控制体内自身免疫反应性的T 细胞亚群,在维持机体的免疫耐受以及调控免 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外泌体是细胞分泌的异质性纳米级胞外囊泡。现在研究认为外泌体在细胞间通讯中发挥重要作用, 外泌体可将其细胞内的多种RNA、DNA 片段、脂质和蛋白质等物质转送到不同的受体细胞,从而改变受体细胞的生物学活性。 多项研究证据表明Treg 细胞可分泌外泌体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并参与感染免疫、器官移植、超敏反应、自身免疫病以及肿瘤的 发生与发展。本文对Treg 细胞来源外泌体的组成成分、形成途径以及其免疫调节作用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藿香正气方是由13味/10味中药组成的复方中药制剂,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等作用,是临床内科、儿科常用药物。本文综述藿香正气方近年来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控制标准的研究进展,并对藿香正气方质量标志物(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这些研究将对藿香正气方制定新的质控标准,提高其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临床上合理安全使用,以及深度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实验动物是生命科学的基础和重要的支撑条件之一。实验动物的安全管理包括实验动物安全管理与动物实验安全管理。近几年来,随着各种致病菌的变异,致使人畜共患疾病不断增多,如非典型肺炎、禽流感等,这为工作人员在各种诊疗、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消毒、个人防护敲响了警钟。隔离不严密、污染物品消毒不彻底、实验人员自身防护不够、宣教工作不认真均可造成病毒性血液交叉感染及传播。实验动物室是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具有独特的接触致病菌的危险。因长时间与动物接触,且实验时需要经常操作锐利器械以及接触大量动物血液,尽管按实验要求严格选择各种实验动物,但由于一些单位的条件有限,致使合格的动物在普通的环境中进行实验,使其级别降低,其体携带一些可能会传染给人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处理不妥很容易形成传播传染病的三大要素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因此,要做好实验室的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就要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和保护工作人员的措施做起,掌握各种隔离技术和消毒方法,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积极开展预防传染病的宣传教育工作,引起每个从事实验动物的工作人员的足够重视。现就实验动物工作人员的预防感染及自我保护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双向思维与案例模拟复合教学法在诊断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60名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60名学生采用双向思维与案例模拟复合教学法,经学科成绩、教学效果评价等内容比较,评价两组教学效果差异情况。结果实验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为(81.3±1.6)分、实践考核成绩为(93.2±2.1)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学生对诊断学课程内容、授课形式、学习兴趣、知识理解与记忆方面评价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双向思维与案例模拟复合教学法在诊断学课程教学中优于传统教学法,有助于医学生创新性临床思维模式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活学习方式的转变,视疲劳的发病率增加,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重视。临床上,主要是通过询问患者的症状和进行主观问卷调查等方式对视疲劳诊断和评估,主观评估方法多有个体差异的缺点,而基于生物信号检测的客观评价方法存在运动伪影等诸多问题。目前,中药单体和中成药对于视疲劳的治疗作用机制的研究依然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因此,如何更加精确客观的评估视疲劳以及完善中医药对于视疲劳作用机制的研究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关于视疲劳的客观评估方法以及中药单体和中成药对其治疗的作用机理,以期为视疲劳的诊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配戴角膜塑形镜患者发生角膜上皮点状染色的影响因素。

方法:共收集280例配戴角膜塑形镜患者的数据,其中未发生角膜点染组185例,发生角膜点染组95例。对所有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进行普通远视力检查、眼压、裂隙灯、散瞳后眼底检查、综合验光、角膜地形图、角膜厚度、角膜内皮、眼轴长度、戴镜前泪液分泌试验(SⅠt)、戴镜前睑板腺缺失评分、偏心距离、泪液中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分析等相关检查。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角膜上皮点状染色的影响因素。

结果:两组戴镜前屈光度、戴镜前睑板腺缺失评分、IL-2、TNF-α、镜片沉积物比较均有差异(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戴镜前屈光度是患者发生角膜上皮点状染色的保护因素,戴镜前睑板腺缺失评分、IL-2、TNF-α、镜片沉积物是患者发生角膜上皮点状染色的危险因素。

结论:戴镜前屈光度是患者发生角膜上皮点状染色的保护因素,戴镜前睑板腺缺失评分、IL-2、TNF-α、镜片沉积物是患者发生角膜上皮点状染色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于蛋白质组学技术的脾阴虚模型大鼠回肠组织的差异性蛋白表达。方法:SPF级SD大鼠23只,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和脾阴虚实验组。采用饮食不节加劳倦过度结合耗伤阴液的方法塑造脾阴虚证大鼠模型。经模糊数学评价方式判定后,分离出回肠组织,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鉴定健康对照组与实验组回肠组织蛋白表达差异,经MASCOT搜库鉴定差异蛋白质。结果:脾阴虚实验组回肠组织发现6个差异表达蛋白点(P〈0.05)。结论:脾阴虚证的发生与热休克蛋白90表达下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机械性房角分离治疗闭角型青光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军  郭素平  徐玲 《国际眼科杂志》2019,19(7):1212-1214

目的:观察前房角镜辅助下的机械性房角分离术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和IOL植入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合并白内障的疗效。

方法:选取45例52眼房角镜下粘连性房角关闭≥180°的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接受前房角镜辅助下的机械性房角分离术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后随访6mo,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前和术后1、2、3、6mo的最佳矫正视力、眼压、房角粘连范围,以及术中和术后并发症。

结果:术前眼压为33.92±5.45mmHg,术后1、2、3、6mo眼压分别为15.40±2.67、15.65±2.65、15.57±2.50、16.17±2.65mmHg,术后眼压较术前均明显降低(均P<0.01)。

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前房角镜辅助下房角分离术对于PACG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